在第十届天津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上,选手们运用动画短片、现场实验等手段,通过故事化、场景化表达,让硬核的科学知识更贴近百姓生活。
日前,第十届天津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天津科学技术馆承办。参赛人员涵盖在校中小学生、专职科普讲解员、科普志愿者等。
本届大赛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核心主题,延续设置“少年组”与“成年组”双组别设置,为不同年龄段的选手提供了专属展示舞台。本届大赛呈现三大亮点:一是选题覆盖广泛且贴近民生,内容从前沿的人工智能、航天技术到日常的健康防护、生态环保,真正实现“把科学拉进生活”;二是讲解形式新颖且注重互动,选手们灵活运用动画短片、实物演示、现场实验等手段,打破传统科普单向输出模式,让观众从“听科学”变成“玩科学”;三是语言表达生动且富有温度,多数选手能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话语,通过故事化、场景化表达,让硬核知识更贴近百姓生活。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少年组评选出11名科普小使者,成年组评选出10名天津市十佳科普使者。来自武清区南湖小学的黎宸贝说:“这次比赛不仅能把自己的科学知识分享给海燕策略,海燕论坛人,还能了解其他同学有趣的科学发现。”获得十佳科普使者称号、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的周爱莲则说:“科普讲解大赛让我脑海中天马行空的科普想法有了展示的舞台,和各行各业同仁探讨科普也给我今后的科普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自2016年创办以来,天津市科普讲解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累计组织近3000人次参赛,培训科普讲解员、爱好者及志愿者超万人次,逐步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科普讲解人才队伍。大赛先后选拔52人次参加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斩获包括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奖项,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