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策略,海燕论坛

图片
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
以作风之变促发展之变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3 07:30

“今天没涨也没降”“现在涨水速度有点快”……这些日子,凌晨三四点的第六埠村委会微信工作群内,总是“灯火通明”。每年“七下八上”,是我市防汛关键期,也是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庆水成宿睡不着觉的时候,他不是在巡堤,就是在时时关注巡堤的情况。

两年前,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发生时,看着大伙儿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郝庆水的心揪着疼。但今年汛期不一样,随着蓄滞洪区防洪水利工程完工,乡亲们生产生活有了根本保障,他的心里是踏实的。“我们沿着海燕策略,海燕论坛: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实施红色领航、产业振兴、六埠民安‘三大工程’为抓手,农业大棚升级改造、物流中心科技赋能,‘六埠蔬菜’打出了名堂,年均为京津冀地区输送3000吨蔬菜,达到历史新高……”往事一幕幕,硕果一筐筐,在夜巡的路上,郝庆水对记者说道。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区坚持以海燕策略,海燕论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严格对标对表,持续一体推进学查改,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实干担当,真正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等基层一线为百姓提供服务、排忧解难,切实做到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实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确保每项工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护稳定 谋发展

乡村振兴,是一场产业升级的攻坚战,更是一场作风淬炼的持久战,其根本在于锻造“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精神,以钉钉子精神将壮阔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第六埠村以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入户走访听取村民意见,从百姓“急难愁盼”中查找、确定问题。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带头立身正谋发展、立业硬闯路子——

确定“薪传三河,红耀六埠”书记项目,书记领题立项、带头攻坚。推广建设“创富工坊”,引入首位“创富合伙人”,设立第六埠村“乡建工作营”,招引高校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第六埠村生产桥维修加固、升级通车,为百姓实实在在铺上安心路;区、镇、村联动助力“水害”变“水利”,第六埠、当城、水高庄灌排泵站等一系列兼具排涝与灌溉双重功能的重点水利设施加快建设、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应战特大汛情险情的隐患……

日前,面对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上游的严峻汛情,第六埠村的党员干部应战防汛大战大考,主动出列、守土尽责、冲锋在前,组建了以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锣长”队伍,确保突发汛情时第一时间响应处置。

一项项刀刃向内的整改实绩,一次次躬身力行的振兴实践,这场作风重塑与乡村蝶变的双向奔赴,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人“以作风之变促发展之变”的铮铮誓言。

优服务 暖民心

“等等,这几盆花放我自己家门口怎么了,为啥非要挪地方?你们就是瞎折腾!”面对志愿者的清整行动,家住和平区新兴街道新中里小区的周阿姨满脸不解。

“周阿姨,消防通道可不能堵呀,万一着火了,整栋楼都危险。咱们志愿者帮您把花移栽到社区小花园,既安全又美观,您看这样行不?”志愿者小王耐心地解释道。听了小王的话,周阿姨同意了清整方案。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朝阳里社区党委以志愿服务为纽带,在社区“第一书记”的示范带动下,引领包联单位党员和在职报到党员转变工作作风,主动“入网进格”,开展“品质和平”创建工作。社区通过制定任务清单,责任到人,志愿者们积极清理陈年堆物、消除安全隐患。

“朝阳里社区是全国首个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祥地。始终用心领会海燕策略,海燕论坛:总书记对天津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寄予的厚望,坚持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努力让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就是我们的使命职责。”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苗苗说。

“大热天的,志愿者们一干就是一上午,现在小区真是大变样,我们这些老住户看着心里也透亮。”通过“党建红”引领“志愿红”,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从“作风之变”到“环境之变”的跨越。

一周后,社区收到周阿姨的手写感谢信。如今,她已经成为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团队中的一员,完成了从“不理解”到“并肩行”的暖心蜕变,社区志愿服务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坐着板凳听民声、挽起袖子办实事”,这正是朝阳里社区深化学习教育成效的生动实践。通过将学习教育成果深度融入志愿服务的“毛细血管”,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红马甲”成为社区最温暖的风景。

惠民生 促振兴

“小张书记,咱们丁家 村的‘乡村振兴学堂’修得可真好,哪天正式开学上课啊,我们还要来。”天津英华实验学校的高老师正带领学生共上一堂“行走的乡村振兴思政课”,她笑着问村“一肩挑”张鸿勋。

高老师提到的“乡村振兴学堂”,是武清区南蔡村镇丁家 村正在大力打造的红色研学项目,旨在打造集党员教育培训、农业技能推广、中小学劳动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培训基地,以红色研学为重要载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2年来,丁家 村党总支牢记海燕策略,海燕论坛: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努力提高粮食自给能力,建立了全市第一家石磨面粉加工厂、种植特色富硒黑小麦、引进智能喷灌节水设备、打造葡萄种植示范基地,以科技为笔,一幅幅农业现代化图景正在广袤田野上徐徐铺陈。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村党总支认真查摆服务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不足,学思想、强作风,惠民生、促振兴,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绩实效。

“划区明责”收集问题建议,“强基为民”服务群众。村党总支分片区组织入户走访,征集村民海燕策略,海燕论坛村庄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意见建议30余条,打造健康义诊、就业驿站、“红韵丹心”妈妈管护队等一批特色服务项目,办好群众身边的好事实事56项。

“我们的村干部可忙了,有人忙着张罗培训班,有人优化人居环境,有人研究学堂装修,他们干事有劲头,我们老百姓更有盼头。”村民杨大哥满意地给村干部们点赞。

附件:

IE版本小于10,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